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奢侈品是西方送給中國的新型鴉片

奢侈品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
奢侈品這種東西,除了滿足富人的虛榮炫耀心外,對於一個國家有百害無一利。奢侈品不會給國家民族的進步帶來絲毫的積極意義。奢侈品不是生產性的,也不是技術性的,而是炫耀性的、揮霍性的。這些虛榮性物品不但絲毫不會帶來國家工業技術水準的提高,也絲毫不會帶來經濟產業結構的提升。除了捲走國內勞動者的財富外對我們毫無益處。

奢侈品其實是高雅國家對相對低俗國家的一種剝奪
因為這種高價值的東西,可以一夜之間剝奪掉他國的巨額財富。---拿著百萬千萬上億資金在法國購買奢侈品的中國富人,他們的財富歸根到底是中國的勞動者創造的,這種交易表面上是富人的貨幣與奢侈品的交換,實質上是中國勞動者實實在在的勞動產品與法國奢侈品這種虛得不能再虛的東西進行交換。法國人一個路易威登的小包可以交換一個中國珠三角的勞動者三年的勞動成果。這種剝奪,是相當可怕的。
我們應該反制那種跨越國門的炫耀性消費,也就是購買國外奢侈品的行為。由於奢侈品特有的信仰邏輯,所有奢侈品都只能誕生於西方世界(主要是西歐、美國)。這些奢侈品產地國可以十拿九穩地盤剝全世界的財富,而不用擔心有其他地區的競爭者出現
在全球範圍看,奢侈品是他們高度壟斷的產品。經濟學告訴我們,壟斷性產品可以任意定價,目標是實現利潤最大化。所以一個奢侈品的小皮包售價幾十萬元台幣不足為奇,如果他們願意,完全可以定價一億元,也一定會有人買。奢侈品本質上是一種商品信仰,它體現的是人對於完美、卓越的無止境、也可以說變態的追求。

警惕奢侈品成新鴉片
    中國又多了一個國際頭銜:奢侈品第二消費大國,據有關資料顯示,截至200810月份,消費總額達到86億美元,占全球奢侈品行業的總銷售額的29%。預計到2014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中國人對此有的引以為豪,有的不以為然。識者以為奢侈品實屬西方國家對中國輸出的新型鴉片,如不加遏制,害莫大焉。
    為什麼這麼說呢?滿清時期列強向中國輸出鴉片產生了3個結果:一是數以億兩計的白銀從大清國流到了列強口袋裏,二是國民的精神被嚴重摧殘,三是加劇了官場腐敗、社會不和諧因素增加。而今對中國輸出奢侈品也正在產生同樣的效果:每年近百億美元的巨額資金外流,如果這些資金引來的是項目、是高新技術當然是該花,但這筆錢只不過用來消費了一些名牌符號,滿足了一些人的虛榮心而已,同時,奢侈糜爛的生活方式不僅敗壞著民風,而且必然連帶著要敗壞黨風、政風、官風,並進一步加劇社會仇富和賤貧這兩種尖銳對立的心態。
    2009年,60%的國際奢侈品品牌在中國有自己的生產線,中國奢侈品的需求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這也就意味著這種新型鴉片正暢通無阻地進入中國市場,並被中國人歡天喜地地大吸特吸
    歷覽古今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崇尚奢侈享受,毀滅了偉大的羅馬帝國。據德國人奧托著的《羅馬風化史》記載:誰家室內的牆壁要是沒有金壁輝煌的飾板,沒有亞歷山大的大理石、襯以努米底亞的貼花飾物,沒有房屋挑簷下那一整圈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美如畫卷的飾帶,拱頂表面沒有玻璃天花板,浴池四周砌的不是薩索斯石板,水龍頭不是白銀做的;汗流浹背精疲力竭時不能在這種豪華浴室享受一番,就會覺得自己寒酸。奢侈之風不僅銷蝕了羅馬人的傳統道德,也把政府的執行力、軍隊的戰鬥力消蝕殆盡。崇尚奢侈也同樣毀滅了經濟和文化在當時高度發達的明王朝,歷史鏡鑒不可不察。

奢侈品極大化地滿足自尊心和成就感,以及極大化地彰示財富地位或個性氣質
比如你穿了一件香奈兒(Chanel)的大衣,拎著一個GUCCI的皮包,那至少證明你有很殷實的家底。如此以一個人的穿著和使用的品牌來判斷他或她所屬的社會階層,就是典型的以財富論英雄。 人們不用再擔心自己的出身,只要賺到足夠多的錢,就能成功上位,贏得尊重。保羅赫斯本分析道,“GUCCI包不僅僅是女孩們對潮流的追逐,阿瑪尼(Armani)套裝與勞力士(Rolex)手錶也不僅僅是男人們的名利場裝備,它們標誌著一個新的社會階層。
早在1899年,美國經濟學家托斯丹 凡勃倫在《有閑階級論》中就分析過這種心態:僅僅是佔有財富沒有意義,還需要確保財富能為你贏得尊重,因而你需要不斷展示自身擁有財富的證據。而奢侈品無疑是這些負責展示的證據裏最耀眼最合適的。
諷刺的是,如今,中國的城鎮家庭可支配收入僅兩萬元左右。對於大多數家庭而言,一年的收入尚不足以買一個奢侈品的手袋。 而在這種對於奢侈品的瘋狂與喧囂中,擔憂已經湧現。奢侈品是精神鴉片。財經作家葉楚華在2009年時就如是指出: “奢侈品其實是高雅國家對相對低俗國家的一種剝奪,因為這種高價值的東西,可以一夜之間剝奪掉他國的巨額財富。  西方奢侈品商人把人性研究得透徹,知道剛有錢的人其實是生怕別人不知道。標誌化產品已不再是予人以精緻,而是為人群打上烙印奢侈品就是始終把人維持在乞丐狀態,卻給他做皇帝的錯覺

中國消費鉅額奢侈品實非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今天的中英貿易的事實是:大量的廉價的中國製造品佔領著英國市場,中英貿易嚴重失衡,怎麼辦呢?一些英國人又想到了他們的那些販賣毒口的老祖宗。他們再次將對付中國的法寶找了出來。不過,這次的毒品不是鴉片,而是奢侈品。

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在世界市場的份額已接近美日,但是,這其實是中國的財富大動脈出血,或者說是一個巨大的財富漏斗。連綿萬里之遙的血汗工廠裏的工人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財富又通過這個邪惡的漏斗再次回到了西方人的腰包裏。這是多麼悲哀的事實啊。據計算,三萬個集裝箱的衣服鞋帽才換回來一卡車的奢侈品,這是多麼觸目驚心的不平等交換。看看前面那個英國鬼子叫囂對中國再打一場鴉片戰爭,其實在這場新的戰爭中,他們已經完勝中國了。而敗得一塌糊塗的中國人還在自我陶醉,自我感覺良好而毫無知覺呢。

標籤: